为落实国家及河南省关于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,河南大学附属小学以“童心传承匠心 劳动创造未来”为主题,于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期间开展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。活动紧扣《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》十大任务群,按低、中、高学段分层设计“生活劳动—生产劳动—服务劳动”实践项目,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劳动之美、匠人之魂,让“劳动最光荣”的理念深植童心。
分阶实践:劳动教育浸润成长沃土
低年级:方寸之间育习惯 自理自立初成长
一、二年级萌娃化身“生活小管家”,在书桌整理与物品清洁中开启劳动启蒙。同学们以“分类整理、整齐有序”为准则,将文具书籍归置得井然有序;面对水盆中的书包、鞋子等,他们认真刷洗,用稚嫩的双手让物品焕然一新。同学们在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的实践中悄然播下了自理自立的种子。











中年级:收纳空间藏智慧 匠心细节润童心
三、四年级学生变身“智慧收纳师”,在家长指导下学习衣物分类、折叠与收纳技巧。通过合理规划空间、设计收纳方案,孩子们将杂乱的衣物转化为整齐的“小天地”。从折叠衣物的平整到收纳柜的巧妙利用,他们不仅掌握了实用技能,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“匠心始于细节”的真实内涵。












高年级:烟火耕读悟担当 汗水浇开成长花
五、六年级学子在“烟火气”与“泥土香”中深化劳动认知。系上围裙走进厨房,他们从择菜洗切到煎炒烹炸,独立完成一道道家常美食;走进田间地头,抽蒜苔、摘西瓜、拔洋葱的农事体验让他们沾满泥土、晒红脸颊。当汗水滴落、果实盈手时,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农耕智慧不再停留在课本,而是化作浸润心灵的成长感悟。

















视频展示
低年级
中年级
高年级
春风化雨润童心 劳动筑梦向未来
此次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“生活化场景、梯度化设计、家校协同育人”为特色,将劳动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家庭。家长化身“实践导师”,与学生共同完成家务劳动,携手进行劳动实践。通过躬身实践,同学们用双手触摸生活的温度,用汗水浇灌成长的花朵。“劳动最光荣”的信念悄然生根,他们不仅学会了整理书包、烹饪美食,更在劳动中懂得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、珍惜资源的意义。
未来,河南大学附属小学将继续深化“五育融合”路径,以劳动教育为抓手,让每个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淬炼品格、习得本领,成长为知行合一的新时代接班人。